8月2日,阜阳市人民医院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项目建设启动会在综合楼会议室召开。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洪波(主持行政工作)出席会议并讲话,康复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老年病科、营养科等相关科室科主任及专业技术骨干参加会议。会议由医务科科长宋坤主持。
刘洪波在讲话中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致死率占首位,并呈上升趋势,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康复对于降低发病率、保障患病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作为安徽省区域医疗中心,阜阳市人民医院要切实承担起全市乃至皖西北地区心血管疾病救治与防控的任务,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心脏疾病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当前,医院在多学科合作的基础上,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个体化的精准功能评估与诊断,科学制定“临床--康复”一体化诊疗模式,取得初步成效。今天启动“心脏康复中心”创建工作,希望通过中心创建,实现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康”相结合,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以及整个⽣命过程中提供生理、心理及社会的全程康复管理与服务,完善阜阳市心血管疾病诊疗体系建设,进而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
会上,康复医学科主任蒋东生汇报了医院心脏康复工作开展情况,详细解读了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建设标准及要求。各临床科室负责人围绕心脏康复中心建设方案及措施进行充分讨论,明确了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多学科、全流程的综合治疗与康复策略。参会专家表示,提高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是心脏康复中心建设的“初心”,在心脏康复中心建设过程中大家将通力协作,发挥团队精神,力争早日实现创建目标。
医务科科长宋坤在总结中指出,今天启动“心脏康复中心”创建工作,实现临床治疗、运动康复、营养及心理干预一体化创新诊疗模式,对心血管疾病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各部门及多学科要按照建设标准及要求,充分讨论、明确分工、合作共建、持续改进,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心脏康复简介
1.心脏康复定义:心脏康复也称为心脏预防,是一门融合心血管医学、运动医学、营养医学、心理医学、行为医学的专业治疗体系,是指以医学整体评估为基础,通过五大核心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危险因素管理和戒烟处方)的联合干预,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以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提供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面和全程管理服务和关爱。
2.心脏康复的分期:Ⅰ期:急性期(住院期)发病后4—7天,以生命安全和回归正常生活为目标;Ⅱ期:恢复期(门诊)发病后7天—6个月,以复职和回归社会为目标;Ⅲ期:维持期(社区及家庭)
发病后6个月至整个生命过程,以健康生活习惯养成、危险因素控制和健康管理方式构建为目标。
3.心脏康复的评估:生物学病史评估、代谢异常评估、体适能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评估、心肺运动风险评估、精神和心理评估等。
4.心脏康复的主要干预措施: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与睡眠管理、戒烟处方和危险因素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