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阜阳市颍东区冉庙乡:小竹荪撑起村民“致富伞”

0
回复
725
查看
[ 复制链接 ]
2023-5-26 15: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近日,走进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冉庙乡兰堂村红托竹荪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的白色大棚里,一丛丛、一朵朵头顶“黑帽”、身着“雪白长裙”的竹荪破土而出,长势喜人。忙碌的村民们穿梭其中,采摘、分拣、搬运、清理……一派繁忙景象。

基地负责人王继光忙得不亦乐乎,他一边指导工人采摘,一边介绍基地的情况。眼下,基地有25个大棚,一棚有12000个棒,一个棒可以采收鲜竹荪半斤左右,预计一年可以种植2到3茬,产量相当可观。

64704398-b1e8-48a8-a809-5517ac10c669.png

王继光在采摘竹荪 颍东区委宣传部供图

“采摘的时候一定要轻采轻放,千万不能碰伤旁边的竹荪蛋,更不能用力拉,以免伤了下面的菌丝,竹荪长得快,每天都要采2到3次,从竹荪蛋冒出来到采摘,也就是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要是太晚了,就会影响竹荪的品质。”说起采摘竹荪技术,王继光一脸自豪地说,“采后要立即将杆和‘帽子’分开,及时清洗,杆简单冲洗一下就行了,帽子呢?要用温水泡1-2个小时才更好洗,洗后放进烘干机就能得到干品。


竹荪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个大味鲜、营养丰富等特性,浑身上下都是宝,菌帽、菌棒、菌裙都是美味佳品,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颇受消费者青睐。


眼下产量及效益如何?王继光算了一笔账:一茬能产鲜品3到5千斤,每斤在90元左右,预计一个棚全年产值可达30多万元,去掉肥料、地租、人工等费用,效益相当可观。


“今年,我要把菌种厂、包装车间和移动菇房建起来,带动周边更多乡邻参与竹荪种植,同时,通过直播带货、线上销售等路径,拓宽销售渠道,让小小竹荪成为村民们的‘致富伞’。”王继光表示。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实习编辑:罗文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用户反馈
客户端